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博猫游戏娱乐-安全吗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3-24 05:24    文字:【】【】【
摘要:博猫游戏娱乐-安全吗 供港蒜心12.8元一斤、供港菜心9元一斤、供港上海青7元一斤、供港生葱7.8元一斤继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走红之后,今年开始,供港蔬菜在广州的中华广场TASTE超市

  博猫游戏娱乐-安全吗供港蒜心12.8元一斤、供港菜心9元一斤、供港上海青7元一斤、供港生葱7.8元一斤继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走红之后,今年开始,供港蔬菜在广州的中华广场TASTE超市、太古汇Ole超市悄然登场,价格是农贸市场蔬菜的两三倍。有市民疑惑,既然是供港蔬菜,为何能在广州销售?供港蔬菜价格高出很多,品质就一定好吗?在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频发的今日,是否花大钱就能买到放心菜?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中华广场TASTE超市的供港蔬菜专区布置得很有田园气息,绿藤缠绕树枝,各种蔬菜分门别类整齐摆放在货架上,枝叶齐整、大小匀称、色泽鲜艳、独立包装,卖相相当诱人。每个货架旁边都有统一的价签牌子写着供港及其价格,或论斤销售,或论份销售,但每份蔬菜的价签牌上名称均为特选,而非供港,且无产地信息。

  根据2009年9月颁布实施的《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在其供港澳蔬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标识上注明以下内容: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备案号、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批次号等。

  例如在该超市销售的特选上海青的价签牌上,只标有产地:云南,并无按规定标识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和备案号。

  在太古汇Ole超市,同样设置供港蔬菜专区。记者发现,该超市所售供港蔬菜均是用薄膜包裹,独立包装,或放在具有农家气息的箩筐中,或置于长长的保鲜柜内,在橘红灯光的笼罩下,色泽诱人。

  与TASTE不同的是,Ole的供港蔬菜穿有统一的马甲——在独立包装的价签上均贴有某农场统一的标签,上面有农场名称、登记编号、供港澳蔬菜字样,外包装袋上还有口感、甜度等信息,而在供港蔬菜专区竖有的标识牌上,也有产地信息。

  Ole蔬菜区中主要有供港蔬菜和有机蔬菜两种,有机蔬菜区在显眼位置挂出《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而供港蔬菜区则无任何认证证书。你们卖的供港蔬菜是否有身份证明呢?正在选购蔬菜的孙女士询问店员,店员则支支吾吾称,暂时无法提供身份证明,同时一再强调,供港蔬菜的品质绝对比一般蔬菜要好,你们吃吃就知道了,口感会甜一点的。孙女士的同伴说道:现在连有机蔬菜都说有流嘢,就算有标识都信不过!

  而根据《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种植基地负责人应当为其生产的每一批供港澳蔬菜原料出具供港澳蔬菜加工原料证明文件。

  记者现场观察,供港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数倍之多。如供港蒜心12.8元/斤、供港菜心9元/斤、供港上海青7元/斤,青椰菜5.5元/斤。而在附近农贸市场或普通超市,蒜心5元/斤,菜心3元/斤、上海青2.5元/斤,青椰菜1.38元/斤,价格相差两三倍。店员毫不避讳地表示,无论是哪种蔬菜的价格都高于普通农贸市场的蔬菜。

  记者粗略统计,TASTE超市的供港蔬菜品种大概有40个,Ole的供港蔬菜品种则更多,几乎占了所在超市蔬菜总量的半壁江山,Ole店员透露,供港蔬菜的品质比一般蔬菜要好得多,口感更甜,自从超市开业以来,销量一直不错。而记者在超市发现,选购供港蔬菜的多为白领,不乏外国人士。

  TASTE超市店员称,供港蔬菜的销售量占了该超市蔬菜销售总量的近一半。每天货架上的供港蔬菜几乎都能卖光,有一批熟客一直买我们的供港蔬菜。该店员还表示,比起更贵的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供港蔬菜颇具价格竞争力。

  据了解,供港蔬菜在种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都有政府部门无缝隙严密监管,但新快报记者发现,在包装和销售环节,两家超市却是独立自主包装。

  在TASTE超市的供港蔬菜专区,工作人员站在货架旁边对供港蔬菜进行分包。打包过的蔬菜都会贴上特选的价签。记者询问TASTE内店员供港蔬菜是何意?店员称,就是专门供给香港的放心蔬菜。

  此外,新快报记者在多次走访中还发现,在TASTE蔬菜区有大量待包装的蔬菜,均装在无任何标识的白色大塑料袋中,待货架上的某种蔬菜的数量减少时,工作人员就会从大塑料袋中拿出蔬菜,再分别放在小塑料袋中,最后贴上标签。在以上环节中,没有主管部门进行监督。

  记者仔细观察了两家超市的逾百种供港蔬菜,仅有极个别蔬菜的外包装上有供应供港蔬菜企业的联系方式,记者拨打了Ole超市一个价签上产地为广西的供港蔬菜基地电话,结果该电话号码显示的地址为广东东莞。

  新快报记者分别对在该两家超市内购买供港蔬菜的20位消费者做了抽样调查。其中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对其包装有疑惑——既无相关部门的质量认证标签,也无相关供港蔬菜企业的联系方式,如何知道我们购买的供港蔬菜是货线;

  消费者还担忧,两家销售供港蔬菜超市在销售环节上缺少监管,会不会导致他们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是将过期蔬菜再另行包装销售的情况?再有,既然是供港的蔬菜,为何能在内陆销售?

  此外,对于TASTE超市挂供港宣传牌,外包装的价签却是特选的情况,有消费者担心这是不是超市底气不足,借此逃避法律责任呢?

  网友行行企企-食饭几味:Ole超市捉住内陆市民担心食品安全的心理,很多蔬菜都标明是供港蔬菜。我觉得这里面凸显几个问题:这些供港蔬菜怎么来的?有没有侵占了香港市民应得份额?有没有挂羊头卖狗肉?有没有反倾销?

  白领巫小姐:尽管供港蔬菜贵不少,但是安全及品质方面应该会比一般蔬菜受到的监管更多,就当花钱买安全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供港蔬菜的口感似乎清甜一些。

  市民陈实:既然是供港蔬菜,为何能在广州销售?在如今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频发的社会里,是否要吃得安全就要花更多的钱?

  广东是港澳菜篮子的重要保障基地,年供港澳新鲜安全蔬菜超40万吨,日均约1000吨,占港澳叶菜市场的五成以上。春节期间是蔬菜的消费旺季,出口量大约比平时增加25%,日均达到1500吨。

  截至2011年1月,输港蔬菜主要是东莞、惠州、增城、韶关及清远等地,其中以东莞居多,占约七成。广东检验检疫局最新数字显示,2010年1月11日,广东局供港蔬菜57564批次,37.6万吨,650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1.96%、16.13%、37.44%。目前,广东局辖区供港蔬菜企业158家,加工企业55家,每天供港150余车,1140吨左右。

  就市民普遍关心的供港蔬菜身份及品质问题,新快报记者将在Ole和Taste购买的供港菜心和在菜市场购买的菜心送往工商部门进行快速测试。结果显示,三种菜心样品均达标,农药残留量并无明显区别,属于同一级别。记者还对供港蔬菜销售商、蔬菜批发市场销售商进行暗访,有销售商直言:香港方面没检测过的菜也能叫供港蔬菜?叫供港蔬菜更洋气,肯定会比什么优质、精选蔬菜好卖得多。

  8月30日下午,新快报记者分别在西华路菜市场购买菜心,以及在Ole和Taste超市购买供港菜心,一并送往荔湾区工商分局的检测室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经过菜心样品表皮切除、滴入缓冲液、放入超声波仪器提取农药残留物、滴入显色剂放入半自动食品综合分析仪等步骤后,结果显示,菜市场菜心的酶抑制率为5.11%,Ole的供港菜心为14.2%,Taste供港菜心为13.64%。根据《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操作程序注意事项》,酶抑制率大于50%为农残超标样品,40%-50%为可疑农残超标。检测人员表示,这三种菜心样品的酶抑制率均小于50%,属于达标级别。至于为何菜市场所售的菜心农残值更低,检测人员认为是菜贩往蔬菜洒水,稀释了菜叶表皮的农药残留量。工商部门食品科负责人一再强调,只要酶抑制率小于50%的蔬菜样品均属同等级别,不能仅从数值大小判断农药残留量大小。

  为了解供港蔬菜在内陆销售情况,新快报记者以广州超市进货人的身份对供港蔬菜基地及经销商展开暗访。在淘宝网上,一个全农供港蔬菜的商铺自称所售叶类供港蔬菜为3元/500克,对产品的介绍为无烂叶、无虫眼、无农药残留等。此外,商家还注明所售供港蔬菜的产地为甘肃。

  记者以在广州经营超市想进供港蔬菜为由,发短信问其是否可以给广州发货,该供应商老板称可以。记者又问产品质量怎么保证?老板称量大的话可以来西安先考察。记者追问其平时向内陆超市进货采用什么模式,老板立即改口称我们是供港蔬菜的代理,主做陕西市场。

  随后,该老板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供港蔬菜内陆卖的情况。他称货源在宁夏,目前国内蔬菜零售市场销售供港蔬菜的情况非常少,他目前只听说在广州个别超市有销售,但至于是不是线;,他就不清楚了。该西安老板还向记者介绍了供港蔬菜的诸多好处,并称导致国内市场少有的原因是出口的蔬菜都不够用,供内陆的菜就更有限了。他表示,蔬菜的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而且供港蔬菜的大包装也是有标签的,但小包装则没有标签。最后,西安老板还向记者介绍了东莞石碣的一家瑞贸易公司,并称记者可以从那里进货。

  记者于9月2日下午拨通了东莞瑞贸易公司负责人何女士的电话。记者以进货为由表明身份后,何女士称可以发货。记者又问其如何保证蔬菜质量,能否提供供港蔬菜标签。何女士表示,要看货可以来东莞,瑞公司可以提供相关供港蔬菜标签,但供港标签是公司自制。

  广东省检验检疫局透露,按照香港规定,内陆入港蔬菜要历经农药残留、金属元素、生物毒素、其他污染物以及质量指标检测等检验检疫程序,全部合格后方可获得市场准入凭证。2007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的通知》,对蔬菜种植源头、收购加工等体系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香港和内陆的食品卫生部门还将监管领域延伸到了蔬菜基地,意图从源头上遏制供港蔬菜的安全隐患,并建立一套可溯源系统。从2007年4月1日起,供港蔬菜开始实行种植基地备案、包装加施标志、监装铅封及口岸核查、定点接驳等检验检疫措施。供港蔬菜基地在检验检疫部门进行严格备案,除了销售环节,检验检疫部门从种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进行无缝隙严密监管。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陈日远介绍,香港市面上销售的蔬菜有七八成都是由广东的供港蔬菜基地提供的,其中以东莞、佛山顺德、广州从化居多。而检验检疫机构对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备案管理,有着环环相扣的监管体系,因此供港蔬菜的质量是很有保障的。

  新快报记者于8月27日早上7时30分来到广州市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在多个蔬菜售货区,记者先后询问了10余位蔬菜销售商,他们对供港蔬菜均表示闻所未闻,反问记者什么是供港蔬菜。

  记者解释完后,销售商们才幡然大悟,并表示供港蔬菜无外乎一个称谓,只要蔬菜的质量高,完全可以充当供港菜。还有销售商坦言:即使打着供港的牌子,未经香港部门检验合格,也不能叫真正合格的供港蔬菜啊。有菜贩直言:叫供港蔬菜更洋气,肯定会比什么优质、精选蔬菜好卖得多。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