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耀娱乐-挂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瓜果蔬菜种植大棚温室越来越多,由于受土地面积的制约,这些大棚温室往往都是接年连茬种植,由此导致棚室中的土壤质量持续恶化、酸化板结问题逐年加重,同时,因为大棚温室内的水、肥、气、温环境相对封闭充足,非常有利病菌害虫的繁殖危害,所以重茬种植的棚室土壤中的病菌害虫逐年增加、作物病虫害受害情况逐年加重(尤其是根结线虫、黄枯萎病、土传病虫害等),由此导致大棚温室内的作物长势一年比一年差、产量品质一年比一年低。广大农民朋友为了防治大棚温室作物的病虫害问题,打药一年比一年多,虽然多搭了人工、多花了钱,但整体防治效果却一年不如一年。
那么,对于种植各类瓜果蔬菜的大棚温室来说,就没有一种比价经济、简单且效果好的病虫害方法吗?
答案肯定是有的!至少夏季歇棚期间可以采用的高温闷棚方法,就是一种棚室病虫害防治效果极为有效的方法。而且,此种方法花钱少、操作简单、不耽误农种管理,最主要的是,如果方法的得当,不仅可以灭杀棚室土壤中多种病虫害的病菌虫卵,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缓解酸化板结的效果,而且十分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虽然同样是高温闷棚,但不同的人进行操作,在防治效果上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有的农户在高温闷棚后还出现了作物死棵、病虫害加重等问题,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进行高温闷棚时,所采用的方法步骤以及细节处理等方面出了问题。
现在不少棚室春茬种植的作物基本快到了换茬歇棚的时间,今天农技小背篓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高温闷棚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知识,以供广大棚室作物种植户朋友作借鉴参考。
高温闷棚,是指在夏季高温歇棚期时,把棚室完全封闭后,配合利用夏季白天太阳的强光照射,使棚内温度自然迅速升高到50-70度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长度,以此借助高温来对棚室内部以的墙壁、棚架、立柱、土壤等进行高温消毒杀菌处理。在常用的方法上,主要有干闷和湿闷两种方法,但很多大棚也经常采用干闷和湿闷相结合的高温闷棚法。
所谓干闷,一般是指在封闭棚室通风口后,直接利用夏季强光照来使棚内快速升温,并保持一定的高温时间长度,以此达到杀菌灭虫的作用。此法在清园后直接升高棚温和地温,不需要做土壤翻耕和灌水的准备。
所谓湿闷,虽然也是在闭棚后利用夏季高温强光来升高棚内温度,并保持一定的高温时长,但区别在于,在清园后需要先进行土壤深翻和棚内土壤灌水,然后在进行升温杀菌灭虫。
总体来说,相对于其他棚室杀菌除虫处理方法,一般在棚室夏季空闲时进行高温闷棚具有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投入成本低、环境污染少、杀菌灭虫范围广、防治效果好的独特优势,不仅能够灭杀棚室内和棚内土壤中的绝大部分病菌虫卵,起到十多种病虫害的防治作用,而且还能在活化土壤地质、改善团粒结构、增加有机含量、降解药物残留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在改善棚室土壤环境、破解重茬种植障碍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具体作用如下:
受土地种植面积的限制,现在的棚室种植(尤其是瓜果蔬菜大棚)绝大部分都是实行连作的种植模式,比如说春茬作物采收后,经过夏季短期歇棚,然后再接着种植秋茬作物,有的大棚室连茬种植年数可高达5-8年以上。有经验的棚室种植户都知道,连种时间越长,大棚作物的生长障碍性就越强、长势就越差,土壤与棚室内积累的病菌害虫与药物残留就越多,作物病虫害发生率和受害程度就越重,土壤的板结酸化问题就越重、产量与品质的降低幅度就越大,总体种植收益就会逐年越低。
而通过高温熏棚,一方面不仅能够在短期内迅速灭杀土壤与棚室中长年积累的病菌、虫卵、害虫等,起到灭杀虫防病的作用,如防治根腐病、黄萎病、疫病、灰霉病、蔓枯病、茎基腐病、病毒病、根结线虫、跳甲、叶螨、蓟马、蛞蝓以及杂草等多种病害、虫害与草害;另一方面高温闷棚一般结合有机肥、秸秆、农家粪肥等一起使用,不仅能够改善棚内土壤团粒结构的状况、加快有机质分解腐熟、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避免肥料烧根,同时能够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提高土壤的缓冲性、降低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加快残土壤中残留药物的降解等,从而为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再一方面,因为高温闷棚时同时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菌,一般需要在闷棚后及时补充生物菌肥,有利于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数量、压缩残留有害病菌的空间,能够进一步降低作物病害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经过高温闷棚后,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所以就有利于种植出更加高产、优质的农作物。
在棚室内的瓜果蔬菜收获后,在歇棚之时(时间大多在6-8月夏季高温时)把棚室内的作物残株枯枝、病果落叶、杂草残膜、碎石杂物等全部清理出棚外,对于棚内残留的作物或杂草根系等也要进行彻底拔除,然后集中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同时,要结合歇棚时的棚体修整,先对已经损坏或松动墙体、立柱、拉丝、棚架、棚膜等进行加固或修复,然后使用多菌灵、百菌清、阿维菌素、菌核净等药物,对棚内从事农作的工具以及墙体、壁柱、棚膜、拉丝等进行全面性的消毒杀菌处理,喷药要求全面细致、面面俱到。
在进行棚室高温闷棚前,一方面应当提前把所使用的有机肥、农家粪肥、秸秆(切成3-5公分的碎段)、草肥等均匀撒施在地表,并均匀撒施上1层石灰氮(或者用生石灰),有机肥可以按照每亩3500-5500公斤的用量使用,石灰氮可以按照每亩60-100公斤的用量使用;另一方面要对土壤进行25-30公分左右的深翻耕(种植浅根系作物可以翻耕25-30公分左右,种植深根系作物需要深翻耕35-40公分左右),并对土壤进行精细化平整,并根据种植模式进行起垄或做畦,最后用地膜完全封闭地表,地表封闭的越严越好。在闭棚闷整前,最好再全面喷打1次杀菌杀虫药,以此灭杀藏在角落壁缝中的残留病菌害虫。
在棚内土壤灌水前,要现在棚室四周进行挖土做坝,然后在棚内进行大规模的灌水,灌水以水面超出地表3-5公分但不溢出坝外为佳,灌水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接下来的高温闷棚杀菌灭虫效果,灌水过少,杀菌灭虫效果差,灌水过多不利于提高棚内土壤温度。据试验表明,当土壤含水量达到60-65%左右时,高温闷棚的整体效果最好。
在完成闷棚前的准备管理工作后,要把棚室所有的风口全部封闭,对于漏风的地方要全部堵死密封好,以防棚内达不到相应的土壤高温,然后进行棚内升温闷棚。在进行高温熏棚时,在闷棚时间的上,最好连续进行在15-25天左右(新棚15天左右、老棚20天左右),在闷棚的温度要求上,必须保证表土下20公分处的地温达到50度以上或更高、表土下10公分处的地温达到70度以上或更高,闷棚时的温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杀菌灭虫效果就越好、越彻底。因为大部分病菌虫卵不耐高温,10天左右便可以全部杀死,但有些病菌虫卵具有较高的耐温性,比如说枯萎病病菌、根腐病病菌、根肿病病菌以及深根性病菌等,所以需要更长的高温闷棚时间和更高的温度进行灭杀,尤其是对于根线虫等较重的地块,只有把表土下10公分处的土壤温度升高到55度以上时才能杀死。
在闷棚结束后,尤其对于添加药物进行闷棚的棚室,闷棚后要及时进行揭棚通风晾晒5-7天,然后在根据下茬要种植的作物类型和种植时间进行适期播种。
先进行棚室干闷7-10天,然后进行揭棚通风,最后再接着灌水闭棚湿闷7-10天,干湿相结合的闷棚方法杀菌灭虫效果最好。
在闷棚前要查看近1一个月内的天气情况,如果近期持续阴雨天气比较多,则不适合高温闷棚,在高温闷棚期间要保证至少有10以上的持续晴朗天气,否则即使闷棚也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些农民朋友经常反映说高温闷棚效果比较差,其实大部分都是由于棚室封闭不彻底、闷棚土温达不到造成的。棚室封闭不严、跑风、漏风,会导致棚内温度升高不足;地膜封闭地表不严,即使能把棚内温度能达到70度以上,但表土下10公分土温达不到50度以上、表土下20公分处的地温达不到70度以上,所以就可能存在病菌杀不死、虫卵灭不掉的现象。
建议高温闷棚时,尽量使用新膜,而且要采用棚膜和地膜同步封闭的方法,如果条件不足想使用旧薄,那么在使用前一定要提前把薄膜的破损处补修好。
对于根结线虫等地下虫害以及各类土传病害问题比较严重的棚室,单纯高温闷棚可能还无法取代最佳防治效果,建议在进行闷棚时结合具有熏蒸效果的石灰氮、威百亩、氯化苦、溴甲烷等药物搭配使用,另外配合氯化苦、溴甲烷等可以有效防治根结线虫,但因为该类药毒性比较大,建议大家熏棚时尽量不要使用。
在高温闷棚时,高温不仅能灭杀土壤中的病菌害虫,同时也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菌群。在高温闷棚后,土壤中的菌数量是处于一种相对比较“空”的状态的,为了使有益菌群抢占土壤空间、压缩有害菌的繁殖空间、减少作物播种后被病菌的侵害,应当抓住高温闷棚后的有利时机,及时足量的补充生物菌肥或菌剂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数量,如果闷棚后不及时补充菌肥、菌剂,作物种植后可能会诱发更加严重的病害。
建议在高温闷棚后、下茬作物种植前,按照每亩100公斤左右的用量及时补充生物菌肥,有益菌种类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
特别需要需要提醒的是:生物菌肥或菌剂,一定不可在高温闷棚前使用,一定要在高温闷棚后使用,否则有益生物菌会被闷棚时的高温全部杀死。
高温闷棚效果虽然十分突出,但不宜每年都进行,对于重茬种植的棚室,建议每2年进行1次。
石灰氮中含有氮元素,在闷棚时使用石灰氮实际上已经为土壤补充了一定量的氮肥和钙肥,所以在种植下茬作物施肥时,应当减少氮肥和钙肥的使用量,氮肥可以按照正常用量的2/3使用、钙肥应当尽量少施或不施,否则会造成作物苗期旺长、钙含量过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广厦110-107山西,赛后迎4好消息,赵嘉仁+农纳利+许钟豪证明自己
离谱!日本一变态大叔搭夜间巴士,性侵邻座22岁男学生,被捕后:他太可爱了...
超级治愈的可爱宝宝,笑起来的样子让人十分的温暖,“真的会忍不住揉她脸蛋的”
两岁不到的娃自己穿裤子,不仅能穿上还用上了逆向思维。网友:这孩子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