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首页_门徒注册_平台「登陆」
全站搜索
栏目导航
新闻详情
万向注册注册-首选地址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26 17:53    文字:【】【】【
摘要:万向注册注册-首选地址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上海市农业产值、种植(养殖)规模、产量等数据对上海市农业产业概况进行简析,梳理上海市农业产业基本面及发展趋

  万向注册注册-首选地址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上海市农业产值、种植(养殖)规模、产量等数据对上海市农业产业概况进行简析,梳理上海市农业产业基本面及发展趋势,让对农业产业感兴趣的各方更直观、有效的了解上海市农业产业运行和发展态势,为关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养殖)、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各方提供参考。

  1. 从产值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细分的林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均整体呈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则呈现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96.24亿元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268.93亿元,近11年减少27.31亿元、降幅达9.22%;2022年前3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159.43亿元,约是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28%。

  2. 从种植面积来看: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以及细分的粮食类、蔬菜类作物总种植面积均整体呈现先降后增的发展趋势。其中,粮食类作物总种植面积于2019~2021年间连续3年处于170万亩左右低位,2022年回升至184.2万亩;蔬菜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94.53万亩波动下降至2020年的126.36万亩低值后,2021年开始再次回升至127.82万亩以上;果园面积则由2010年的32.13万亩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18.89万亩;油料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6.53万亩逐年减少至2021年的2.43万亩;糖料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0.47万亩波动减少至2021年的0.05万亩;棉花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3.86万亩波动减少至2021年的0.02万亩。

  3. 从产量来看:2010年以来,上海市粮食、油料、糖料、棉花、水果、蔬菜等作物产量整体随种植面积同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受上海市城市功能定位以及畜产品养殖产业限制相关政策的影响,肉类产量也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水产品产量在2010~2014年间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2015年开始,随着海水捕捞政策的变化,海水产品产量虽在增加,但增速整体低于淡水产品产量降速,水产品整体产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目前,上海市粮食年产量在90万吨左右;油料产量在0.5万吨左右;糖料产量在0.2万吨左右;棉花产量不到0.1万吨;水果产量已降至30万吨左右;蔬菜产量在250万吨左右;肉类产量在9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在20万吨左右,其中,海水产品产量约占70%。

  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入海口,面向太平洋。与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接壤,构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上海市拥有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及消费能力。2022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0亿元,总量规模上升至全球城市第四位。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万元,接近8万元,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3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29元。

  上海市农业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种植业渐渐成为上海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主要以优质的农产品和绿色的蔬菜种植为主。此外,上海市还有许多种子繁殖基地,提供优良的种子。近几年,上海市不仅在农作物种植发展迅速,还在畜牧业、渔业发展上有所建树,其次农业有机肥料、农业生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上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13%,上海奶牛、生猪良种率已全覆盖,水稻和蔬菜良种覆盖率超过95%,经过多年的时间和努力,郊区农业已初步探索出具有上海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疫情期间,上海市推行直送销售模式,遴选了首批36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推出41个本地产绿叶菜的“平价套餐”,鼓励各涉农区街镇和市区街镇建立“结对助销”机制,通过“点对点”的对接,直送居民小区。以“居民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形式,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协调拼多多、盒马等第三方平台,发挥电商渠道的作用,带动本地自产农产品的销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细分的林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则呈现先降低后增长趋势。

  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96.24亿元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268.93亿元,近11年减少27.31亿元、降幅达9.22%、年均复合下降率达0.88%;2017年开始少于300亿元;2022年前3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159.43亿元,约是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2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2020年,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于2020跌至谷值382.74万亩;2021年再次出现正增长,已回升至396.53万亩,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市近郊农业兴起,加之受“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产保供活动的进一步推进,预计后期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将有所提升。

  近年来,上海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把长期各自为阵的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研主体“聚”了起来,先后启动构建了水稻、绿叶蔬菜、鲜食玉米等10个产业技术体系,累计设立了277个专业组、308个综合试验站,极大的提高了上海农业产业的的生产效益。

  水稻和绿叶菜是上海农业保供给的重头戏,在上海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协同努力下,上海市优质米品种不断优化,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占比超过了73%,绿色认证比例高达66%。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市粮食种植面积184.2万亩、产量9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和1.75%。从种植地位来看,2021年,上海市粮食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约176.07万亩,在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44.4%。

  从趋势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21年,上海市粮食及细分农产品种植面积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粮食总种植面积于2013年开始少于300万亩,于2017年开始少于200万亩,近10年峰值为2010年的301.74万亩,谷值为2020年的171.39万亩,极差约141.05万亩。

  2021年上海市稻谷种植面积达155.76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180.71万亩,谷值为2018年的155.37万亩,极差约25.34万亩;

  2021年上海市小麦种植面积为16.37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79.1万亩,谷值为2020年的11.27万亩,极差约67.83万亩;

  2021年玉米种植面积为1.52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7.38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1.52万亩,极差约5.86万亩;

  豆类种植面积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近11年峰值为2010年的13.44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0.72万亩,极差约12.72万亩;

  2021年薯类种植面积0.36万亩,近11年峰值为2010年1.25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0.36万亩,极差约0.89万亩——综合来看,极差在0.89万亩~141.05万亩之间不等,波动性相对较高。

  以202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为例,上海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排名仍旧是: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其中,稻谷155.76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88.46%;小麦16.37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9.3%;玉米1.52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0.86%;豆类0.72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0.41%;薯类0.36万亩,在粮食类作物中占比约0.2%。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油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约2.43万亩,在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0.61%。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上海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开始降至10万亩以下,2017年开始降至5万亩以下,峰值为2010年的16.53万亩,谷值为2021年2.43万亩,极差约14.1万亩。

  糖料作物是为制糖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以及糖用高粱等。其中,北方以甜菜为主;南方以甘蔗为主;糖用高粱,亦称“甜芦粟”、“甜高粱”,分甜高粱和高粱蔗两类品种,植株高大繁茂,生育期较长,一般含蔗糖8%~11%,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较高,产量和品质不及甘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糖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约0.05万亩。从趋势来看,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010年以来,上海市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0年的0.47万亩,谷值为2017年和2021年的0.05万亩,极差约0.42万亩。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还可用于护肤抗皱的美容产品、插花花材使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棉花总种植面积约0.02万亩。从趋势来看,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010年以来,上海市棉花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0年和2011年的3.86万亩,谷值为2020年和2021年的0.02万亩,极差约3.66万亩,常年在0.02万亩左右波动。

  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盛产的水果有水蜜桃、草莓、葡萄、西瓜、枇杷、西柚等。上海的特色水果是奉贤黄桃、崇明金瓜、金山蟠桃、仓桥水晶梨,其中最出名的有施泉葡萄、庄行蜜梨、亭林雪瓜、沪香枇杷。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果园面积约18.89万亩,在同年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4.76%。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上海市果园面积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原因是上海市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蔬菜总种植面积约127.82万亩,在同年上海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32.24%——与同年的粮食作物面积比重(44.4%)相差12.16%。常年蔬菜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

  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受不利天气条件、农村生态环境优化治理、外来劳动力减少等因素共同影响,上海市蔬菜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上海市蔬菜种植面积先由190.53万亩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127.82万亩,下降了62.71万亩,降幅约32.93%;期间,峰值为2011年的194.75万亩,谷值为2020年126.36万亩,极差约68.39万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海市粮食产量随着粮食种植面积变化而变化,粮食产量也整体呈波动减少趋势,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0万吨以上。2021年,上海市粮食总产量达93.96万吨——与近年来的峰值的136.16万吨(2011)相比,减少了42.2万吨,降幅约为30.99%。2022年已回升至95.6万吨,同比增幅约1.75%。

  从产量结构来看,受各细分产品单产水平差异的影响,与“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的面积结构稍有不同,按2021年产量从高到低排列结果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豆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油料产量变化趋势与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油料种植品种主要以油菜籽、花生为主。

  2021年,上海市油料产量仅0.49万吨,同比下降0.23万吨,降幅约31.94%;与2010年的2.45万吨相比,下降了1.96万吨,降幅约80%;其中,油菜籽产量约0.44万吨、占比约89.8%,花生产量约0.05万吨、占比约10.2%。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糖料产量变化趋势与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1年开始降至1万吨以下;2013年开始降至0.5万吨以下;2014~2016年开始在0.3万吨左右波动;2017年至今年产能整体在0.2万吨左右;2021年糖料作物产量0.09万吨,同比减少55%,较2010年减少95.5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上海市棉花产量均不到1万吨,年产能在8~4975吨之间,变化趋势也与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相同,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开始首次降至1000吨(0.1万吨)以下;2017年开始降至500吨以下;2019年开始降至100吨以下;2021年产量仅8吨。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上海市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为32.62万吨,较2020年同比下降25.76%,较2010年的98.6万吨减少了65.98万吨,降幅达66.92%,年均复合下降率约9.57%。

  细分品类来看,按2021年上海市主要水果产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西甜瓜(西瓜和甜瓜)柑橘梨葡萄。其中,西甜瓜产量达12.87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39.45%;柑橘产量5.31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16.28%;葡萄产量3.93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12.05%;梨产量2.89万吨,约是2021年上海市水果总产量的8.86%。

  上海市9成蔬菜供应来自本地都市农业,其他农产品60%~70%来自其他城市,蔬菜自给率保持在40%左右,绿叶菜自给率保持在80%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21年,上海市蔬菜产量随蔬菜种植面积同步,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1年,上海市蔬菜产量为248.64万吨,较2020年同比减少1.68%;与峰值年份(2011年的389.29万吨)相比,下降了140.65万吨,降幅达36.1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海市畜产品自给率不足,2010年以来,上海市养殖业陆续调减的趋势已初步显现。上海市调减畜产品生产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保护。上海市的城市功能定位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国际贸易交流中心,高水耗、高污染的畜产品养殖产业被给以限制。2021年,上海市肉类总产量为9.14万吨,较2010年的26.17万吨降低了17.03万吨,增幅达65.08%,年均复合下降率约9.12%;较2020年同比减少1.3%。其中,猪肉产量7.15万吨,占比约78.23%;牛羊肉产量0.51万吨,占比约5.58%。

  2021年以来,上海市进一步细化禁捕工作措施,深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持续保持禁捕执法监管高压态势,持续推进长江全面禁捕。目前,全社会“不捕、不卖、不做、不吃”长江野生鱼类的氛围基本形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21年,上海市水产品总产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4年的33.05万吨,谷值为2021年的22.79万吨,极差约10.26万吨。

  细分产品来看,2010~2013年以来,水产品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淡水产品产量及比重均相对较高,2014年开始,随着海水捕捞政策的变化,海水产品产量激增、比重也相对增加,淡水产品比重减少,以2021年为例,上海市海水产品产量达15.94万吨,约是上海市水产品总产量的69.94%;淡水产品产量仅6.84万吨,约是上海市水产品总产量的30.01%。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其中,上海市有3个,分别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水蜜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上海市崇明区崇明清水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上海市嘉定区马陆葡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截至2023年1月,全国累计认定了3663个“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上海市有16个,产品类型以果品和畜牧产品居多。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由各省产业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送,再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备案审查,最后对名单进行公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为了培育高素质现代农民、深化完善全市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工作。涉及16个省份,多个产业,这些产业园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有力,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产业兴旺的领头羊。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批准创建7批23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其中上海市2个,分别为:“上海市崇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渔业、水稻)”、“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

  2011年以来,全国累计认定了11批418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申报主体为行政村、行政镇、涉农产业发展好的社区或街道,申报的主导产业为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文化(如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和新业态(如休闲旅游、民宿、电子商务等)的一个具体品类,且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其中,上海市“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累计有39个。产品涉及水果、蔬菜、休闲旅游、花卉、畜牧业。

  截至2023年1月,全国累计有4960个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上海市有38个。其中,“南汇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佘山水蜜桃”、“马陆葡萄”获得多次认定,对应的生产经营单位也在逐渐增加。

  截至2023年1月,全国的“中国美丽田园”一共认证了248个。其中,上海市有5个,分别为:上海市奉贤区庄行油菜花景观、上海市松江区南杨村荷花景观、上海市金石路桃花、上海市青浦区联怡枇杷、上海市青浦区寻梦园香草农场。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绿色食品认证依据的是农业部绿色食品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对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通常比无公害标准要严格。绿色食品实施商标使用许可制度,使用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使用期内,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每年对用标企业实施年检,组织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定点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并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合格者继续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或取消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截至2023年1月,上海市累计有100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占地产农产品总产量达24%,目前已经位于我国前列。产品类型覆盖蔬菜、水果、畜禽产品以及水产品等细分品种。

  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产业地图(2022)》,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新指引。产业地图覆盖一二三产业,聚焦16个区、5个战略区域、53个特色园区、35个重点行业,包括138张产业现状图和产业未来图,将打造成为宣传上海产业特色、讲好上海产业故事的平台和窗口,吸引更多市场主体了解上海产业、推动上海发展。其中,包含上海市现代农业地图,聚焦13个绿色田园先行片区。

  规划范围涵盖宣桥镇的腰路村、季桥村和张家桥村,面积约13.52平方公里(约合2.03亩)。该片区聚焦浦东新区北部蔬菜生产保护镇建设,依托清美、浦商等龙头企业,集成物联网系统等智能化设施装备技术,着力打造上海绿色蔬菜产业先行片区、长三角蔬菜智能化产业高地、全国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先行区。

  以新场、惠南、老港等传统种植区作为核心节点,规划面积21.85平方公里(约合3.28万亩)。厚植“南汇8424”西瓜和“南汇水蜜桃”等产业优势,打造特色高效的农业品牌价值新高地、品质卓越的特色瓜果原产新片区、田水环绕的休闲度假生态新田园。

  以吕巷水果公园、金石公路万亩特色果园和廊下郊野公园为核心,规划面积106.34平方公里(约合15.95万亩)。围绕“上海湾区,金山味道”,该片区着力打造长三角中央厨房链条式产业集聚区、全国果蔬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实现果蔬产业“生产+科技+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升级。

  围绕“上海湾区,金山如画”,依托G320文旅连廊,以绿色有机水稻、蔬菜为重点,结合枫泾镇及周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以乐高乐园、花开海上生态园为核心资源,着力在174.99平方公里(约合26.25万亩)的规划范围内,打造国际大都市的后花园、长三角乡村“微度假”的首选地、全国产城融合的样板区。

  聚焦新村乡34.67平方公里(约合5.2万亩)的行政范围,整体构建以正大现代畜禽养殖产业为驱动、以水稻种植为保障的种养循环田园综合体,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华东生态循环农业样板区”。

  以崇明现代农业园区和港沿地区为核心,规划总面积63.65平方公里(约合9.55万亩),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高端设施和花卉产业高地。该片区通过集成应用绿色生产技术,重点建设一批集花卉、蔬菜为一体的智能化、工厂化生产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位于嘉定区外冈镇西北部,涉及葛隆村、古塘村等12个行政村,总面积27.03平方公里(约合4.05万亩)。该片区围绕外冈镇1.7万亩粮田和2.5万头生猪养殖场,依托无人化生产技术及创新,推进无人农场建设,致力于打造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现代农业智能化生产集成区。

  利用浦南黄浦江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优势,致力于在稻米区、花卉区共计22.12平方公里(约合3.32万亩)的规划范围内,建成集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做精做优“松江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和浦南花卉旅游品牌等。

  东起沿钱公路,西至金汇港,南接吴房村村界,北邻浦南运河,规划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约合2.1万亩)。该片区以“奉贤黄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重点,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以及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一批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乡旅文创为一体的规模型田园综合体。

  以练塘镇朱枫公路沿线的万亩粮田和青浦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为依托,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青浦“三水融合”绿色生态立体农业片区,努力建成现代化生态立体农业公园。区域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约合3.69万亩),覆盖徐练村、东庄村等七个行政村和农业园区核心区。

  联动罗泾镇北部五村,规划范围共计12.92平方公里(约合1.94万亩),致力于建设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母婴康养示范区。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打造塘湾村母婴康养基地,洋桥村当季食材的乡肴基地,新陆村森林中的新鲜蔬菜基地,花红村生态绿色的米食基地,海星村鲜活渔味+运动森林基地。

  规划面积约8.48平方公里(约合1.27万亩)。依托浦江郊野公园、召稼楼古镇、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革新村,以“高新农业科普体验”为发展理念,调动“古镇、农宅、农田”三大资源联动开发,致力于为上海市民打造近距离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第三生活空间”。

  规划范围为10.28平方公里(约合1.54万亩)农业产业片区。以种养生态循环、农旅产业循环为特色,构建世界级农场-生态农业循环链的重要空间,为全球卓越城市现代精致化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示范。

  根据上海市第三次农业普查情况,上海农业经营单位共5703个(其中合作社约3500个),活跃在农业领域的涉农单位约2200个。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都是各地多年发展起来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上海市共有4家区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都市农商社有限公司、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多点鲜(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唯恒农小蜂(ID:weihengnxf),作者:毕梅丽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期,以往的传统行业也面临着不转型就被淘汰的结局,随着而来的是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23年,中国牛奶产量达到了4197万吨,这也是国内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

  在2024年初的两月里,越南海产出口额较去年同期飙升13%,得益于1月份的惊人增长,达到64%。众多海产品在这段时间内均录得正增长,其中白对虾增加了18%,金枪鱼上升了21%,巴沙鱼提高了6.5%,而黑虎虾也有9%的增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龙虾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激增了18倍之多。

  本周(3月16日-3月22日)首批“湾区认证”产品上市,实现“一次认证 三地通行”;海南乐东榴莲成功挂果。

  在印度白虾行业中,工人虐待和食品安全标准违规的指控引起了广泛关注。面对这些严重的指控,两大海产品认证机构——全球海鲜联盟(GSA)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ASC)——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调查印度虾加工商的行为。这些机构承诺,对于任何违反其标准的虾加工商,将采取包括暂停或永久吊销许可证在内的措施。

  2月份,肉类及杂碎进口48万吨,环比下降22.6%,同比下降21.9%。其中,猪肉进口7万吨,环比下降22.2%,同比下降56.6%;禽肉进口2.3万吨,环比下降27.6%,同比下降61.1%;牛肉进口23万吨,环比下降23.3%,同比增长16.3%;羊肉进口3.1万吨,环比下降22.5%,同比下降8.1%。乳制品进口20万吨,环比下降16.7%,同比下降16.7%。其中,奶粉进口9万吨,环比下降10.0%,同比下降18.3%。

  1、本网所刊登文字或图片,除标记稿件来源为“来源:农更行”的文字以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农更行”,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发邮件到:),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 农更行(”。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