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威娱乐平台·首页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的鱼城街道鱼山大棚蔬菜示范基地,不仅丰收了美味的辣椒,也悄然改变了居民的生活。随着这个蔬菜基地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机会,实现了持续增收。
在鱼山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工人们穿梭在绿意盎然的辣椒丛中,忙着采摘、分拣和运送。这个基地总面积35亩,主要以辣椒种植为主。会东县昶裕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唐虎介绍,基地每年大约需要9000人次的用工,相应支付的工资高达120万元。这一数据来源于基地的日常运作,体现了短平快高效农业的优势。
辣椒的种植不仅需要人力从育苗到采摘,每个环节都面临着众多的机会。鱼山大棚的建设,使得项目稳步推进,也让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不同于以往的资源闲置,这里劳动者们能够在家门口务工,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像鹤益社区的居民郭昌珍,自2月份起在此务工,每月收入约3000元,成为她家庭的一笔重要收入来源。
在会东县,尤其是针对水电移民的后扶政策,地方政府始终坚持将发展与支持相结合。通过整合数百万元的乡村振兴和移民后扶资金,在鹤益社区建起了45座蔬菜大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基地不仅为移民提供了近在咫尺的工作机会,还引导着社区经济的集体发展。
鹤益社区副主任言汶林提到,蔬菜基地不仅保证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还通过定期举办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了居民的技能水平。这种结合了企业运作与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目标,也促进了社区的经济建设。
展望未来,鱼城街道还计划通过党建推动,并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继续完善“基地+”的联农带农促进机制。即将进行的第二期投资将针对大棚建设进行211万元的投资,预计将更广泛地帮助当地居民实现稳定就业。这样的举措,不仅能持续提升社区的肌理,更可能滋养出一道丰收的美丽风景。
可见,在四川省会东县,蔬菜基地的建设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创新,更是一个促使居民就业、助力富民的大好例证。这一切,不仅关乎食物的丰盈,更与社区的未来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改变,我们期待更多的类似项目能够在更广泛的地区落地生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