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菜最早称做菘,但是菘菜并不完全是白菜,现代的白菜一般分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小白菜则称作“油菜”。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大白菜怎么保鲜大白菜的贮存方法白菜的生长环境白菜的分布范围普通白菜与大白菜不同
冬天可用无毒塑料袋保存,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可把食品袋从蔬菜的根部套上去,然后把上口扎上;如果温度在0℃以上,可在白菜叶上套上塑料袋,口不用扎,根朝下戳在地上即可。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之后相信很多喜欢吃大白菜的人,就会觉得方便了很多,这样不仅能保证食物的新鲜还能保证食物的营养,喜欢吃大白菜的人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试一试。
晾晒贮存法:白菜的含水量很高,贮藏温度过高会容易腐烂,采购买菜后,先晾晒4-5天,每天将白菜翻晒一下,以免一边晒干一边腐烂,晒好后最外层的白菜叶因失去水分变焉,将大白菜搬移到储存间,但是一定要将烂页摘掉,不然越烂越多。
防热防冻法:白菜在高温的地方容易腐烂,在低温的地方又容易冻坏,所以贮存白菜还要注意温度,白菜适宜的贮存温度是0-5度。家里有暖气温度高的就不要把白菜放到室内储藏了,可以放到院子里或者地下室(住楼房的),家里没有供暖比较冷的,如果温度在0度左右则通风贮存即可,若温度在0度以下,要在白菜上铺些塑料布或者棉被,防止冻伤。无论贮存在室外室内,都要隔几天翻动一下,发现有坏页及时摘掉。
土藏法:在秋冬交接的时点,温度还不算很低,这时候可以把白菜埋在自己院子里的土壤里,先挖好土坑,晾晒两天,以免土壤中湿气太大白菜烂根,晾晒好土壤后,将白菜根部朝下一一埋好,天气渐冷后,就在白菜上部逐渐加干土覆盖。待食用的时候,一颗颗挖出来即可。
地窖贮存:冬天北方部分地区喜欢用地窖储存白菜,主要原因是地窖在冬天地下的温度一般都比地表面的高,有效防止冬季冻伤。
制作成泡菜:如果白菜储存的多,吃起来比较费劲,可以制作成泡菜,也是非常美味的。将水煮沸后加入盐使之溶化,待盐水冷却后倒入盛好白菜的坛子中,然后加入花椒、辣椒、姜片、大料、黄酒等腌制。腌制后的白菜口味可口且宜储存。
大白菜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发芽到出土、真叶显露为发芽期。在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下约需3-5天。
幼苗期:从线片叶展开,形成第一个叶环。早熟品种幼苗期发生5片叶,约需12-15天。晚熟品种幼苗期发生8片叶,约需17-18天。
莲座期:幼苗期结束后再发生两个叶环形成莲座。植株中心发生的幼小心叶开始抱合,即为莲座期结束的特征。这一时期早熟品种约经过20-21天,晚熟品种约27-28天。
结球期:从心叶开始抱合到叶球形成。早熟品种约需25-30天,晚熟品种约需50天左右。
休眠期:叶球因气候转冷被迫进入休眠。在东北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大白菜通过低温春化后,在长日照条件下即可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其过程可分为抽苔期、开花期和结荚期等三个时期。大白菜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一般需要2-10摄氏度、10-30天的低温春化条件,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要求严格。
大白菜喜欢温和冷凉的气候条件,生长适温在10-22摄氏度的范围内,高于25摄氏度时生长不良,高于30摄氏度时则不能适应。10摄氏度以下生长缓慢,5摄氏度以下生长停顿,能耐轻霜,不耐严霜。大白菜生长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较多的物质,促进结球。因为大白菜叶数多而叶面积大,且叶面角质层很薄,水分蒸腾量很大,所以生长期应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白菜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和中国,现各地广泛栽培,为东北及华北冬、春季主要蔬菜。长江以南为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秋、冬、春菜播种面积的40%-60%。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北方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各地普遍栽培。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
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种的,其品种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都是优良品种。白菜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钙、磷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粗纤维,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白菜除供熟食之外,还可以加工为菜干或制成腌制品,例如山东日照的“京冬菜”就是用白菜制作的名闻全国的地方特产。
大白菜,在西方又称“北京品种白菜”,即结球白菜,在粤语里叫绍菜。大白菜有宽大的绿色菜叶和白色菜帮。多重菜叶紧紧包裹在一起形成圆柱体,多数会形成一个密实的头部。被包在里面的菜叶由于见不到阳光绿色较淡以至呈淡黄色。
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过冬,因此白菜在中国演变出了炖、炒、腌、拌各种烧法。冬季在最低气温为-5℃左右时,大白菜完全可以在室外堆储安全过冬,外部叶子干燥后可以为内部保温。如果温度再低,则需要窖藏。不过在过于寒冷的北方还有另外几种冬季储存白菜的方法,如在朝鲜北方和中国东北东部腌制朝鲜冬菜,在中国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和河北北部寒冷以前又缺乏食盐的地区习惯用渍酸菜的方法等储存白菜。
由于大白菜是在秋季玉米收获后播种,初冬收获,产量大,管理容易,但储存需要占地,所以收获期间同时上市价格非常便宜,一些商家在促销商品时常用“某某商品白菜价”的口号应容其廉价。
大白菜品种繁多,基本有散叶型、花心型、结球型和半结球型几类,主要品种有:
以天津为代表的大运河沿岸有三、四百年种植历史的青麻叶(天津绿),绿色菜叶较多,帮薄,纤维少,叶内柔嫩。
黄色菜叶为主的品种又称黄芽白菜、黄芽菜、黄芽白,有南北两种。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津门纪略》中记有“黄芽白菜,胜于江南冬笋者,以其百吃不厌也”,以至其又有“北笋”之称。
大白菜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白”、“胶菜”等,在粤语里叫“绍菜”。
1、散叶变种是结球白菜的原始类型,叶片披张,不形成叶球。抗逆性强,纤维较多,品质差,食用部分分为莲座叶,已渐淘汰。代表品种为山东莱芜擘白菜。
2、半结球变种叶球松散,球顶开放,呈半结球状态。耐寒性较强,对肥水要求不严格,莲座叶和叶球同为产品。代表品种有辽宁兴城大矬菜、山西阳城大毛边等。
3、花心变种球叶以裥褶方式抱合成坚实的叶球,但球顶不闭合,叶片先端向外翻卷,翻卷部分呈黄、淡黄或白色。耐热性较强,生长期短,不耐贮藏,多用于夏秋早熟栽培。代表品种有北京翻心白、山东济南小白心等。
4、结球变种是大白菜进化的高级类型,球叶抱合形成坚实的叶球,球顶钝尖或圆,闭合或近于闭合。栽培普遍,要求较高的肥水条件和精细管理,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
①卵圆型:又称“海洋性气候生态型”。叶球卵圆形,球形指数(叶球高度与横切面直径之比值)约为1.5。叶球抱合方式为褶抱或合抱。球叶数目较多,属“叶数型”。它要求气候温和、湿润、变化不剧烈的环境。栽培的中心地区为中国的山东半岛代表品种有山东福山包头、胶县白菜、辽宁诱大小根等。
②平头型:又称“大陆性气候生态型”。叶球倒圆锥形,球形指数近于1,球顶平,完全闭合,叠抱。球叶较大,叶数较少,属“叶重型”,它要求气候温和、昼夜温差较大、阳光充足的环境,对气温变化剧烈和空气干燥有一定的适应性。栽培的中心地区为河南中部及山东西部、河北南部。代表品种有河南洛阳包头、山东冠县包头、山西太原包头等。
③直筒型:又称“交叉性气候生态型”。叶球细长圆筒形,球形指数约为4,球顶钝尖,近于闭合拧抱。球叶长倒卵形。栽培的中心地区为河北东部近渤海湾地区,基本为海洋性气候,但因靠近内蒙古,常受大陆性气候冲击,使该生态型形成了对气候适应性强的特点。代表品种有天津青麻叶河北玉田包尖、辽宁河头白菜等。这三种生态型之间及与其他变种之间相互杂交,又派生出次级类型,如平头直筒型、平头卵圆型、圆筒型、花心直筒型、花心圆型等任天堂娱乐-网址。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70年代中期用于生产,种植面积较大的杂种一代有青杂中丰、山东四号、北京10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