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2024年,鸡蛋将在供应趋势增加且饲料成本下滑的背景下价格重心下移。供应端,根据前期的蛋鸡苗量和养殖周期推算,2024年上半年蛋鸡存栏量仍然是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成本端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的同比下滑和供需宽松的行情,支撑短期蛋鸡养殖利润回升,这将提振蛋鸡养殖户补栏信心,预计2024年产蛋鸡存栏量整体同比增加,对应鸡蛋供应量也随之增加。需求端,首先,宏观方面,预计随着国内政府一揽子刺激政策推行和实施后,2024年国内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改善居民的消费信心,营造积极的经济氛围提振整体市场需求,利好鸡蛋消费,预计鸡蛋销量走势将恢复2023年以前的春节前后先跌再涨的趋势;而替代品方面,因生猪供应过剩猪价在近五年历史同期低位不断再走低,短期低价猪肉将抑制鸡蛋消费掣肘上半年蛋价上行,随着猪去产能且鸡蛋供应趋增,下半年鸡蛋性价比或将逐渐显现,鸡蛋及其替代品之间的博弈整体还需看2024年宏观经济复苏提振情况。
2023年鸡蛋收盘价在4056-4647元/500千克区间宽幅震荡。鸡蛋行情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23.01.02-2023.06.9,鸡蛋期价震荡走弱。主因在需求端和成本端,即宏观经济环境疲弱,悲观情绪蔓延,市场整体消费低迷,饲料原料和鸡蛋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滑。1月蛋价上涨,1月迎来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彻底放开后的首个春节,居民积极备货居家过节和防疫,抬升鸡蛋期价;2月蛋价先跌后涨,上旬因春节后市场需求减少利空蛋价,下旬又因有学校开学补货提振蛋价;3月-6月初蛋价下滑,市场经济悲观抑制消费呈现出旺季消费不旺局面,并且饲料价格大幅下滑导致蛋价跟跌。
第二阶段是2023.06.10-2023.9.15,鸡蛋期价震荡上涨。主因在供需端和成本端。一方面蛋鸡存栏量出现历史同期最低位,叠加天热产蛋率下滑,鸡蛋供应偏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有所恢复,进入下半年积极备货期,端午节、开学季和中秋国庆前的市场积极备货,导致鸡蛋呈现阶段性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饲料成本上涨也抬升鸡蛋价格。此阶段养殖利润走高促进养殖户积极补栏。
第三阶段是2023.09.16-至今,鸡蛋期价震荡回落。主因在供应端和成本端。由于前期蛋鸡苗补栏较多,对于此阶段产蛋鸡存栏量持续增加,随着天凉蛋鸡产蛋率提升,蛋鸡产能逐渐释放,鸡蛋供应量逐渐增加,而中秋国庆节前备货后市场消费减弱,此阶段属于鸡蛋供过于求。同时,饲料原料玉米预期丰产导致饲料价格回落,饲料成本下滑对蛋价支撑力度减弱。
对于鸡蛋供应面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1)根据前期蛋鸡苗销量估算2024年产蛋鸡存栏量产蛋率情况;(2)根据前期蛋鸡苗销量估算2024年淘鸡情况,淘鸡量影响鸡蛋供应节奏;(3)根据蛋鸡养殖利润和养殖成本预测后期养殖户补栏心态。
2023年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整体处于近6年历史的偏低水平,而蛋鸡苗整体销量处于近6年同期的偏高位。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需往前一年追溯,2022年在养殖高成本弱需求的影响下,2022年整体产蛋鸡存栏量一直在近6年历史最低位水平上下波动。随着2022年底的新冠疫情解封政策落地,市场购销活动逐渐恢复正常,促进养殖户积极补栏,据钢联数据,2023年10月蛋鸡存栏量为11.45亿只,同比增加0.28亿只,较年初的11.05亿只增加了0.4亿只。
按照蛋鸡养殖周期和现有蛋鸡苗销量数据推算2024年上半年产蛋鸡存栏量和产蛋率情况。按照蛋鸡养殖周期,蛋鸡苗补栏之后,到20周(约4.67个月)后开产,在27周(约1.63个月)进入产蛋率90%的产蛋高峰期。根据已有的样本企业蛋鸡苗销量数据,6月到10月蛋鸡苗逐月增加(10月蛋鸡苗销量为4253万羽,较6月增销约12.36%),排除禽流感等干扰因素以外,仅按照蛋鸡养殖周期推算,2023年10月下旬至2024年2月的新增产蛋鸡存栏量对应依次逐月增加。具体来看,2023年7月补栏的蛋鸡苗需在11月下旬兑现开产,在2024年1月下旬进入产蛋高峰期,依此类推,2023年10月补栏的蛋鸡苗将在2024年4月下旬进入产蛋高峰期。一般而言,90%以上的产蛋率可以维持10-20周(约2.33-4.67个月),因此,预估2024年上半年的产蛋鸡存栏量持续增加,对应着鸡蛋供应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淘鸡节奏也影响鸡蛋供应水平。一般而言,产蛋鸡的产蛋率在72周龄(504天,16.8个月)后开始大幅下滑,养殖户将逐渐淘汰老鸡。养殖户的淘鸡决策因市场供需和利润而变,当鸡蛋供应偏紧利润较好时,养殖户可以通过养殖技术升级或者强制蛋鸡换羽等方式,延长蛋鸡出栏日龄,通过延淘老鸡提升老鸡产蛋利用率。
由于2022年整体蛋鸡存栏量偏低的缘故,导致2023年国内待淘老鸡存栏量也处于近五年历史同期低位水平,淘鸡平均出栏日龄和淘鸡均价均有所提升。根据钢联数据,2023年1月2日-12月1日,国内19个代表地区的淘汰鸡平均出栏日龄约为535.61日,同比增加了约15.91日,国内23个样本地区淘汰鸡均价约为5.85元/斤,同比增加了约0.62元/斤。若将蛋鸡为450日龄(15个月)后进入待淘鸡阶段,不考虑强制换羽等因素,仅按照前期蛋鸡苗销量推算,2022年10月-2023年9月对应2024年1-12月的待淘鸡存栏量,由于2023年蛋鸡苗补栏量较高,对应2024年整体蛋鸡待淘量同比增加,在预估2024年产蛋鸡存栏量和鸡蛋供应量趋势增加的前提下,2024年延淘惜售情况同比将有所缓解,淘鸡价或将同比下滑。
与往年同期比,2023年蛋鸡养殖利润呈现两个异常走势,第一个异常是在第一季度春节后的消费淡季,养殖利润不跌反涨,是鸡蛋供需紧张所致(2022年蛋鸡存栏量低位,且疫情优化政策落地后外食需求大增),另一个异常是在第四季度十一月下旬的消费淡季,养殖利润不跌反涨,主因是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下滑,淘鸡量少出栏价高,两者综合提振蛋鸡盈利。蛋鸡养殖利润高会促进养殖户多补栏。2022年的蛋鸡存栏低且养殖利润高,促使养殖户在2023年补栏量同比增加。根据钢联数据,2022年1月6日-11月23日预估蛋鸡平均养殖利润为37.37元/只,比2023年同期利润高0.93元/只,高利润促进养鸡户积极补栏,导致2023年1-10月的产蛋鸡平均存栏量为11.208亿只,比2022年1-10月的11.141亿只同比增加0.067亿只。
蛋鸡饲料价格和蛋鸡苗价格下滑,淘鸡价高2024年报—农产品专栏 鸡蛋:供需转紧待起复蛋鸡存栏量更上一层楼,养殖利润回升,会促进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蛋鸡养殖盈利=鸡蛋售价-养殖成本+淘鸡价。养殖成本主要由饲料成本(占比超7成)和鸡苗成本(占比超1成)构成。2022年由于俄乌冲突粮食炒作导致国内外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抬升饲料成本,高饲料价格抑制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炒作情绪逐渐平息后,今年饲料粮食价格下滑,蛋鸡饲料市场价同比降低,尤其第四季度跌幅较为明显。根据钢联数据,2023年1月-11月,2023年蛋鸡饲料市场均价为3.32元/千克,同比下跌0.048元/千克。饲料成本下滑,且可淘鸡存栏量少有利于养殖户更具议价权,蛋鸡养殖预期盈利回升,形势短期难改。由于蛋鸡养殖户是根据当前养殖利润制定补栏计划,在国内产蛋鸡整体存栏量处于偏低水平背景下,养殖盈利预期回升更加促进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若大量补栏,预计2024年蛋鸡存栏量将进一步增加,按照蛋鸡养殖规律,对应5个月后蛋鸡开产,提升鸡蛋供应量。
蛋鸡养殖成本主要由饲料价格和蛋鸡苗价构成,饲料成本占比7-8成,蛋鸡苗成本占比约1成。相对于蛋鸡苗价格变化较为稳定,饲料价格跟随原料价格波动较大,故以研究饲料原料供需展望未来价格变化为主。在蛋鸡饲料原料中玉米占比超6成,豆粕超1成。根据玉米和豆粕供需行情来看,两者有供需宽松的趋势,饲料价格承压,以下展开具体分析:
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新作预期丰产,压制饲料价格弱势。2023年由于国内外玉米和巴西大豆预期新作丰产,玉米价和豆粕价应声下跌。根据钢联数据,2023年1月-11月,玉米广东港口均价为2878元/吨,同比下跌12元/吨,2023年南通豆粕均价约为4261.09元/吨,同比下跌246元/吨,饲料原材料价格下跌,蛋鸡饲料价格跟跌。
具体展望玉米供应情况。我国玉米以自产自销为主,进口玉米在国内玉米总量中占比不足1成(主要进口美国玉米)。根据中国农村农业部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预估2023/24年度国内玉米新作收获面积同比增加80万公顷,对应产量同比增加1103万吨,同比增需449万吨。而美国玉米方面,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11月玉米供需报告可知,预估2023/24年度美国玉米同比增产3860万吨,同比增需717万吨。相较于2022年,2023年两国玉米需求增幅不及供应增幅,有供应宽松的趋势,随着11月国内玉米新作逐渐上市,玉米价格大幅下滑,进口玉米利润较高也压制国内玉米价格。
关于豆粕,豆粕作为大豆压榨产品,大豆的供应量将直接影响豆粕供应量,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在国内大豆总供应中进口约占八成,中国进口大豆主要国家按进口比重大小排序依次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根据美国农业部11月公布的供需报告显示,2023/24年度全球大豆同比增产2818万吨,创下历史记录新高,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分别增产500万吨和2300万吨,尽管美国大豆同比减产,但是总消费也是同比下滑,供需相抵后暂难形成供应偏紧的形势。巴西国家气象机构INMET称,未来2个月的天气预报显示巴西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模式,轻度和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有利于南美农作物生产前景,关注天气变化对南美作物的影响。总体上,大豆同比丰产,预估2024年上半年大豆供应量增加,对应产成品豆粕供压量增加,供应宽松利空压制豆粕价格。
玉米和豆粕主要用于饲料消费,但是饲料厂亏损抑制消费将利空玉米和豆粕价格。目前饲料厂预期盈利为负,由于饲料消费主力是猪,但下游市场的猪等行情不佳,导致市场氛围略显悲观,饲料厂拿货谨慎抑制玉米和豆粕需求。当前猪供应过剩存栏高位对饲料有刚性需求,由于猪养殖利润表现亏损,促进猪市场积极去产能,预估对饲料消费逐渐减少,或采取低价饲料产品替代玉米和豆粕用量也将抑制玉米和豆粕需求。随着玉米和豆粕新作丰产预期逐渐兑现,需求疲软将利空两者价格。
首先,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事关整体市场的消费信心;其次了解鸡蛋的年销量情况,探索未来的消费变化;最后,了解鸡蛋的替代品市场行情,分析相对性价比变化对鸡蛋市场需求的影响。
宏观经济影响市场需求。2022年由于国内疫情反复封控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房地产行业爆雷以及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等影响,引发经济衰退担忧,市场需求被抑制,悲观消费促使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随着2022年年底疫情优化政策施行,市场对2023年的中国经济在疫情彻底解封后给予厚望。
然而,回顾2023年,疫情优化政策落地对国内经济的提振作用仅维持短暂时间,上半年市场经济一直处于房地产下行周期和疫情后遗症等低迷情景中,复苏动能减弱,对应市场消费低迷,陷入“没钱消费或不敢消费”的困境。下半年在促消费、降成本、稳基建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经济再呈现弱复苏迹象,但金融市场仍表现低迷。近期,国内罕见上调赤字率,表明政府期望2024年经济稳增长,保持消费韧性。为到达稳增长目标,改善居民消费情绪,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刺激经济政策接踵而至,促使市场复苏结构更加均衡。
鸡蛋的下游市场8成以上是鲜蛋销售(家庭和餐饮)以及超1成的加工蛋。疫情优化政策落地后,餐饮业和旅游业等市场需求放量,相较于疫情解封前,2023年餐饮收入总额上涨。虽然第一季度的鸡蛋销量异常回升,但之后鸡蛋的总体销量一直处于历史同期的偏低位水平。一方面,鸡蛋的家庭消费占比较多,疫情防控时,鸡蛋作为日常必须食品,居民加紧超量囤货促进鸡蛋消费,疫情解封后,这部分超额恐慌性备货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根据上文对2023年经济复苏回顾,今年市场经济市场表现疲弱,居民经济情况不佳节省开支或消费信心不强,促使外出餐饮消费或旅游消费呈现消费降级,能省则免。预计明年在一系列政府刺激政策下经济稳步复苏后,改善居民消费信心。
鸡蛋的替代食品主要是猪肉、鸡肉和蔬菜。一般情况下,当鸡蛋的这些替代品价格比较低时,谁的性价比越高谁就会挤占鸡蛋的市场需求压制蛋价。目前生猪存栏处于近四年高位,猪肉市场供应过剩利润亏损,猪价在近五年同期低位不断走低,且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处历史同期高位,生猪产能持续去化,短期低价猪肉利空鸡蛋,猪肉相对鸡蛋有性价比,但随着猪持续去化至2024年,约在年中附近,猪供应量减少而鸡蛋供应量增加,两者性价比或将发生反转。蔬菜价格呈现上半年趋势回落、下半年趋势震荡回升的规律性,阶段性影响蛋价。鸡蛋与白条鸡价格存在一定趋同规律,这个可能跟两者养殖周期和淘鸡价有关联,如果鸡肉的养殖效益好于鸡蛋的养殖效益的话,有可能会提升淘汰鸡的速度,进而相对提升鸡蛋的价格。
展望2024年,鸡蛋将在供应趋势增加且饲料成本下滑的背景下价格重心下移。供应端,根据前期的蛋鸡苗量和养殖周期推算,2024年上半年蛋鸡存栏量仍然是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成本端饲料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的同比下滑和供需宽松的行情,支撑短期蛋鸡养殖利润回升,这将提振蛋鸡养殖户补栏信心,预计2024年产蛋鸡存栏量整体同比增加,对应鸡蛋供应量也随之增加。需求端,首先,宏观方面,预计随着国内政府一揽子刺激政策推行和实施后,2024年国内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改善居民的消费信心,营造积极的经济氛围提振整体市场需求,利好鸡蛋消费,预计蛋鸡销量走势将恢复2023年以前的春节前后先跌再涨的趋势;而替代品方面,因生猪供应过剩猪价在近五年历史同期低位不断再走低,短期低价猪肉将抑制鸡蛋消费掣肘上半年蛋价上行,随着猪去产能且鸡蛋供应趋增,下半年鸡蛋性价比或将逐渐显现,鸡蛋及其替代品之间的博弈整体还需看2024年宏观经济复苏提振情况。